图片展示

汉坤律师事务所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之一,专注于国内、国际间复杂的商业交易和争议的解决。作为中国律师行业的领军律所之一,汉坤尤其以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兼并和收购、境内外证券发行与上市、投资基金/资产管理、反垄断/竞争法、银行金融、飞机融资、外商直接投资、公司合规、私人财富管理、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等板块的法律服务著称,连年被国际权威法律媒体评为亚太区顶级中国律所。

汉坤拥有超过700名专业人员,分布于中国几个主要商业中心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海口、武汉和香港。汉坤的律师拥有优秀的学历背景,具有长期服务境内外客户和参与复杂跨境交易与争议解决的丰富经验。汉坤的工作语言包括中文、英文、日文、韩文和德文等。

 

霸菱是一家环球投资管理公司,致力寻找不同的投资机遇,并在公共和私募固定收益、房地产和专门的股票市场构建投资组合。作为美国万通的子公司,我们具有充足的财务稳定性和灵活性,能够采取高瞻远瞩的长远发展策略。霸菱的业务版图遍及全球,我们具有广泛的视野,能够真正与客户合作,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市场上把握投资机会。

 

远毅资本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数字医疗技术领域的早期风险投资基金。远毅资本深耕早期创业阶段,在数字医疗的高效触达、创新支付以及效率提升这三大基础设施方面实现前瞻性布局,帮助惠及14亿人口的中国医疗健康系统转型升级、降本增效、提质控费。

目前,远毅的人民币、美元基金已投资超过50家企业,包括拥有核心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医疗器械和设备、移动医疗和服务、精准诊断以及医疗保险科技公司。截止目前,创始团队累计投资管理规模超30亿人民币。


路博迈集团成立于1939年,为一家独立经营且由员工持股的私人投资管理公司,主要业务为协助全球机构投资者、投资顾问与个人投资者管理股票、固定收益、量化投资与多元资产、私募股权、房地产及对冲基金投资组合。路博迈的营运据点遍及全球25个国家,多元化的团队云集超过2,500位专家。在《养老金与投资》杂志面向资金管理领域进行的“最佳雇主”调查中,公司连续八年排名第一或第二位(在员工人数1,000名以上的公司中)。2020年,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将路博迈评为“领导者”,以表彰其在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方面的卓越表现,只有不到1%的投资公司获此殊荣。在2021年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的评估报告中,路博迈在ESG策略与尽责管理以及各类资产之ESG整合等项目获得最高评分。截至2022年3月31日,路博迈的资产管理规模为4,470亿美元。

 

第一财经研究院是第一财经旗下的非营利独立智库研究机构, 上海市(首批)重点智库,宗旨为“致力于改善经济政策/Committed to Improving Economic Policy”。智库以全球化的国际视野,基于事实和数据的独立研究和分析,提供创新的可实施政策方案和建议,以提高中国经济政策的质量和透明度,并推动高效、公平、可持续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作为全球高端资源整合者和依托于强大媒体影响力的智库机构,第一财经研究院推出年度旗舰报告、课题研究、决策咨询、论坛研讨会,以及指数和排名等系列产品。

 

自1987年创立以来,AVCJ一直是亚洲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活动信息的重要来源。亚洲交易行业也依赖AVCJ提供的深入专题、可靠数据、智能分析和市场领先的会议进行从业务招揽、尽职调查、融资到退出等各类日常业务。

如今,AVCJ提供的信息产品已从最初的《亚洲创业投资期刊》杂志,逐渐扩大到旗舰周刊、每日电子通讯以及业界领先的数据库和研究服务。

 

SALT和iConnections将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举办盛大活动,届时会邀请业内顶级投资、资管及企业界人士共襄盛举。本次活动为期三天,时间定为今年11月14-16日。这不仅是过去十年来两家机构共同在新加坡举办的第一场盛事,而且也标志着SALT Asia亚洲投资大会自2012年及2013年之后重回亚洲。

SALT在全世界各地举办各类数字媒体和行业峰会,通过高端对话将资管、企业、资产配置及政策界的顶级专家群贤毕集、共谱华章。iConnection是一家专注于资本链接的平台公司,常年深耕投资管理界。

 

脆美全球好物是中国顶级时尚博主电商平台,成立于 2020 年 4 月,由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顶级美妆博主 IP :翠西 Tracey ,孵化的私域电商平台,旨在为以翠西 Tracey 的粉丝为核心并 精准辐射中国一二线城市的高净值高知用户和部分北美、欧洲和东南亚的海外用户,为她们提供 同时符合美丽、健康和高性价比的美妆和生活方式产品。脆美全球好物以 Beauty with Power (美力同行)为核心价值观,以让健康与美为我们的目标用 户赋能为目标,经过接近 2 年的迅猛发展,目前脆美全球好物已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博主电商平台。

 

龙行棒咖啡Bon Café+是一个专注于可持续影响力投资推广的咖啡社交平台。在以售卖缅甸“替代种植”咖啡豆为主的公益咖啡馆基础上,我们组织专业的知识分享和投资对接,展开持续有深度的实践案例研究,并通过专业媒体进行大众传播,推动商业向善和可持续发展。

 

海南汇锦科技是一家主要从事节能环保燃料油技术应用与产品销售的高科技企业,通过应用于汽油,柴油,船舶用油及航空用油等领域,实现燃油增效20%,综合减排80%,降碳20%。在碳中和的目标下,汇锦科技助力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及高质量发展。

公司非常关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尤其是性别平等和气候行动。汇锦科技愿与社会各界一起,提倡低碳出行和低碳生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推广多元化与包容性文化,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励媖北京为励媖中国的第一个城市级社区,一直致于把励媖的文化和理念向外传播,为广大女性以及全部职场人赋能,希望通过我们的活动、文章以及相关项目,全方位的提升大家的技能、领导⼒以及为大家打造一个可以尽情分享和学习的平台,帮助大家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扩展多元化人脉。Lean In Beijing(励媖北京) 定期组织“领导力计划”、“导师计划”、“圈子活动”等不同类型的线下活动,每次活动规模从1 0⼈到1 0 0⼈不等。

 

CIC灼识咨询

 

CIC灼识咨询是一家服务于投融资领域的咨询公司,为各行业公司赴资本市场上市及融资过程提供完备的行业咨询和顾问服务,研究覆盖200个细分领域,拥有超过3,000家企业的咨询服务经验。灼识向客户提供与行业专家的沟通渠道,覆盖全球超过35万名行业专家,帮助客户获取行业信息和最新动向。

 

大搜车

大搜车是中国汽车流通领域领先的产业互联网公司,是二手车行业市占率第一的SaaS及交易服务提供商

紫顶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首家面向机构投资者的投票权管理服务机构。目前,我们已经覆盖了超过800家中国上市公司,为合计管理规模超过20万亿美元的资管机构提供投票决策支持。我们为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提供助力,是中国投票咨询行业“从0到1”的开拓者。

作为独立的咨询机构,紫顶协助机构股东积极地与公司沟通、专业地表达投资者诉求、审慎并坚定地做出投票决策,通过积极行使股东权利来实现责任投资的长期目标。我们期望能够从股东投票的角度,促进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PIMCO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固定收益投资管理公司。PIMCO于1971年在美国加州新港滩成立,为投资者提供固定收益投资的总回报策略。在随后的50余年中,我们一直致力于帮助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者实现目标,无惧市况变幻。作为主动型投资者,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寻找机会,更要创造机会。因此,我们坚守使命:为客户提供卓越的投资回报、投资方案及服务。

CIC灼识咨询是一家服务于投融资领域的咨询公司,为各行业公司赴资本市场上市及融资过程提供完备的行业咨询和顾问服务,研究覆盖200个细分领域,拥有超过3,000家企业的咨询服务经验。灼识向客户提供与行业专家的沟通渠道,覆盖全球超过35万名行业专家,帮助客户获取行业信息和最新动向。


励媖上海于2014年6月在上海正式成立,是一个关注女性个人和职业发展的互助平台,旨在鼓励在中国的女性通过与同伴互相分享与学习,挖掘和培养个人的潜力和领导力,追求个人定义的成功与幸福。鼓励女性通过于同伴互相分享与学习,挖掘和培养个人的潜力和领导力,追求个人定义的成功与幸福。

AIMA的全称是 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nagement Association ,另类投资管理协会。 AIMA 总部位于伦敦,亚太团队分布于东京,香港,上海 新加坡和悉尼 。 AIMA 是另类投资行业的全球代表 拥有超过2,100 位企业会员,遍布超过全球 60 个国家 。 A IMA 的 基金 管理人 合计管理 对冲基金、私募信贷等另类策略資产 超过 2.5 万亿美元 截至202 2 年 12 月 31 日 。AIMA在诸如宣传、政策和监管参与、教育计划和最佳实践指南等行业举措领域展示领导力 提高媒体和公众对于资产管理行业价值的进一步认知

图片展示

她价值2022第十一期活动回顾| 穿破迷雾,洞悉ESG标准、ESG投资的本质

发表时间: 2022-12-22 00:00:00

作者: 她价值HerValue

浏览:

注:本文仅用于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期活动的主旨演讲嘉宾为邱慈观教授,以Webinar线上研讨会的形式进行,主题为“穿破迷雾,洞悉ESG标准、




注:本文仅用于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期活动的主旨演讲嘉宾为邱慈观教授,以Webinar线上研讨会的形式进行,主题为“穿破迷雾,洞悉ESG标准、ESG投资的本质”。这是她价值2022年的第十一期活动,也将是今年的收官之作。感谢各位在这非凡一年的持续陪伴,我们将以知识盛宴予以回馈。


    邱慈观教授是最早从事ESG(环境、社会、治理)投资研究的国际专家之一,在过去长达近16年的时间内深耕ESG相关研究。邱慈观教授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教授、可持续发展学科基金学术主任,曾在美国加州大学等校任教。研究专长为可持续金融、气候投融资、影响力投资、普惠金融、公司治理、企业社会责任等。


    近两年,邱慈观教授撰写了多篇企业或行业ESG实践的专文,涉及的企业有星巴克、亚马逊、特斯拉等,涉及的行业有矿业、金融业等。同类型公司的ESG行为会有哪些区别?一家公司生产绿色产品,是否表示它的ESG绩效就好呢? 如何看待价值链上的碳排放?上述等等问题都引发各界关注,邱慈观教授以深入浅出的分析,将各个行业面对的ESG实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具体文章可供参考:


与星巴克相比,瑞幸关心ESG吗?

https://finance.sina.com.cn/esg/sr/2020-05-06/doc-iirczymk0085834.shtml


特斯拉的ESG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HHP6LCG0519C65J.html


由亚马逊经验看电商的ESG责任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0-12-22/doc-iiznctke7672238.shtml


手机ESG——苹果的另一面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7187582


矿业ESG知多少

https://k.sina.com.cn/article_3267440072_c2c12dc800101qwp2.html?from=finance&subch=futures


矿业碳中和:对标价值链

https://finance.sina.com.cn/esg/2022-09-05/doc-imizmscv9243010.shtml




问:目前,全球多个主要交易所都已出台了 ESG 强制信披指引,沪、深交易所则至今仍未推出。现实在于,对于中国这样庞大的经济体,要研制出一套适用于所有行业公司的披露框架相当不易。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上市公司的披露成本。如何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ESG披露标准?


邱慈观:这个问题十分重要,但提这个问题时其实做了很多假设,这些假设我不太同意,我们可以简单梳理这一问题:


    第一, 问题前提是“全球多个主要交易所都已出台了 ESG 强制信披指引”,这个我不太认同,因为没有信披指引是被称作“强制信披指引”,信披指引是一个标准,没有所谓的“强制”,交易所可以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对ESG的相关信息进行披露,但ESG信息本身就是中立的,无所谓强制不强制。即使是被认为已推出强制性披露标准的港交所,也是采取“不披露就解释”的方式,存在回旋空间。


    第二,大家比较关切的沪深交易所的信息披露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发布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2008年发布了《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编制指引》,后续也都进行了更新修正,或许从表面看,我们并未看到上述两个指引的大幅修正,但实际并未如此:


    1)上述两个指引很多上位法近期都有出台,譬如生态环境部2021年出台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和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出台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

上位法名称

发布机构

审议通过年份

主要内容

《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

生态环境部

2021年


该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到2025年,所有的上市公司都需要披露企业环境信息,目前只是一小部分的上市公司需要进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如果一家上市企业目前是有环境违规的,那它当前是一定要披露的,但如果它是“良民”的话,它可以暂时不需要披露,但无论你是良民还是罪犯,2025年,所有的企业都必须披露企业环境信息。


《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

中国人民银行

2021年


该披露指南非常明确的规定了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资产管理、保险、信托、期货、证券等)在环境信息披露过程中遵循的原则、披露的形式、内容要素以及各要素的原则要求,包括《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即GHG Protocol)针对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设定的三个“范围”(范围1、范围2和范围3)。


    

     2)除了上位法的发布,我们也了解各企业在做这些信息披露的困难是非常大的,譬如,各金融机构关于范围3(Scope 3)中碳排放的披露,其面临的挑战非常大,所以中国也有非常多的权衡做法。2017年至2019年中国在6省9市设立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譬如湖州就是全中国第一个由地方绿色金融试验区;中国先在这些试验区试点,在试点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再慢慢去改善,当披露指引改善到一个相对完满的地步,再推广到所有的金融机构。总的来说,中国是在循序渐进的推进各企业完成环境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本身是有成本的。


    3)当然,我也看到了很多关于中国上市公司ESG披露现状的数据,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大概是4800家左右,30%的上市公司有做ESG信息披露,且这个数据大概是每年增加1%,但对于关键信息的披露低于5%,特别是范围3碳排放的披露低于1%,其实整体的披露不是特别理想。原因就是困难重重,当将一个信息披露指引推广到所有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如果上市公司本身不能清楚地认知每一个指标本身的意义,它就无法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第三,关于如何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ESG披露标准,这个问题太大了,媒体对该问题始终颇感兴趣,但基本上大部分都有问无答,或是宣扬说中国的ESG披露一定要与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绑定,个人觉得这些言论本身没有太大意义。总的来说,我觉得以后中国会有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ESG披露标准,但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去思考,且在其框架设计中一定要包含三个重要要素——一是ESG信息披露框架要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完全对接;二是它的覆盖面必须要涵盖实体经济活动和非实体的金融活动;三是披露的目的要非常明确,是为了要去监督跟检测我们的企业和金融机构针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的情况。ESG信息披露指引纳入了上述三个要素之后,我们才会有一套具有中国特色ESG信息披露标准。


    从全世界范围来说,目前只有欧盟建立了包含上述三个要素的完整ESG信息披露标准——欧盟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eporting Standard, ESRS),欧盟自2018年提出行动方案,用了3、4年的时间建立了这个框架。2021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 CSRD)征求意见稿,CSRD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统一采用ESRS的设想,ESRS将于2023年1月1日生效,除微型企业外的上市中小企业、所有受欧盟管辖或在欧盟成员国成立的大公司,以及那些原先已经按《非财务报告指令》(Nonfinancial Reporting Directive, NFRD)披露的公司都会纳入提供ESG报告的范围。


问:全球统一的ESG信披语言能否形成,这成为近两年来全球的焦点。2021年11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期间,宣布成立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ISSB),表示要制定一套高质量的可持续信息披露基准性标准。但是,IFRS是否拥有专业人力、资源挑起大梁?如果全球标准并不会止于一套,而是多足鼎立,那么结果会如何?例如,美国有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欧盟则有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ESRS)。企业,尤其是对ESG标准仍不熟悉的中国企业,又应该如何应对?


邱慈观:我觉得这个问题整体包括了太多的议题,同时也做了很多预设,我们简单梳理拆分一下:


    第一,刚刚提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在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期间,“宣布成立”ISSB,但实际情况是,两年之前IFRS Foundation已经开始规划该事宜,哈佛商业评论中曾经发表过原哈佛大学会计系教授的罗伯特·G.艾利克斯(Robert G. Eccles)的一篇文章,该文章就对该事项有所说明。


   第二,问题中提及的IFRS Foundation表示要制定一套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基准性的标准,“基准性(baseline)”这个词语非常的好,基准性代表了最低标准,譬如说,中国可以添加符合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内容,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也就涉及到接下来的关注点。


    第三,IFRS Foundation是不是有专业的人力和资源制定此套标准?IFRS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Foundation是一个基金会,IFRS Foundation国际财务报告基金会的目的是监督和掌管国际财务报告标准,一直是在财务信息领域,而当前要新增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非财务信息领域,IFRS Foundation的人力确实没有相关经验。针对人力资源紧缺的问题,一般企业都会从内部培养和外部并购两个渠道选其一,IFRS Foundation就选择了后者,即外部并购的渠道。


    我们简单对世界范围内ESG标准的制定现状做个简单的梳理,总的来说,世界上大概有七、八套ESG标准,最后被并购的是排名比较靠后的整合式报告标准、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和气候披露准则委员会:


行业排名

ESG标准设立机构

发起机构

说明

第一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成立于1997年,1998年从联合国独立

第二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由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在首相府里2000年发起的

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英国的CDP,每年都会要求世界上的大企业公开碳排放信息及为气候变化所采取措施的细节

第三

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小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

TCFD 于2015年在FSB(金融稳定理事会)的领导下成立, 由纽约前市长彭博担任理事会主席

目的是提供统一有效的气候相关财务报告的框架,TCFD是标准的美国化的东西

第四至第六

整合式报告标准(Integrated Report Standard)

罗伯特·G.艾利克斯(Robert G. Eccles)

被ISSB并购

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 SASB)

不适用

气候披露准则委员会(Climate Disclosure Standard Board, CDSB)

不适用



    ISSB发布的标准是国际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Standard, ISDS),起初世界对ISSB制定的ISDS标准还是抱有期望,但一切都太仓促了,很多关键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致的,如重大性和实质性的界定,这些概念都无法达成共识。其中《气候相关披露》的标准基本是照抄TCFD的内容。

 

    第四,ESG的世界标准并非多足鼎立,而是三足鼎立,具体包括IFRS下ISSB委员会制定的ISDS、欧盟由EFRAG制定的ESRS和美国由证监会推动的TCFD。


     这三套标准最重要的差异是价值观的差异,这又体现在ESG可持续报告究竟是披露给谁看? TCFD是标准的美式标准,其披露对象是股东;ISDS的披露对象同样是股东,但欧盟的ESRS会与中国比较接近,其披露对象是利益相关方(stakeholders)。价值观的差异就导致这三套标准本身是无法统一的,即世界上不可能有一套统一的标准,如果真的有这套统一的标准,这套大一统的标准会被世界使用吗?答案是否定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边界,ESG标准的运用都要符合当地的法律。欧盟有自己的法律,欧盟委员会2021通过了《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征求意见稿,CSRD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统一采用欧盟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ESRS)的设想,替代了过去《非财务报告指令》(NFRD);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一直在推动TCFD。

 

    第五,世界不会只有一套标准,我们也不要期待只有一套标准,一定至少有两三套相互竞争的标准,才会共同向上发展。

 

    每一个国家如何选择自己的标准其实背后有非常明确和现实的政治考量,包含了地缘政治因素、社会价值观因素以及实际的经济考量,它会在众多的制约条件下选择一个于他最有利的业绩披露标准。中国会选择哪个标准,个人觉得,中国会支持ISSB委员会制定的ISDS标准,中国财政部派了冷冰担任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理事,这是表态要占地盘,要有话语权,但并不代表中国一定会按照ISDS进行披露。

 

    最后,关于中国企业在当前的情况下,要不要应对,个人觉得我们不需要着急应对,先观望一下,看看后续发展再应对。


问:对于ESG投资圈和上市公司而言,评级标准目前变得越发重要。但是,ESG评级应该万流归宗吗?随着 ESG投资在国内的崛起,涉入的评级机构还真不少。例如,富时罗素、嘉实、华证指数、商道融绿、社投盟、OWL 等多家,另有一些由民间组织和学者所做的评级,在圈内流传。大型国际资管机构也会以内部评级团队的努力来弥补不足。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邱慈观:首先,我觉得评级这个行业并不是非常大,或许会让你失望。我们需要先明确评级的目的是什么,有些证券公司可能说我们要卖评级,但究竟要卖给谁?评级只有有用才会有人买,当前的情况下真正用评级的行业就是资管行业,因为资管行业需要估值,但比如说中国资管行业到底有多少家公募基金,其实你能数得过来,那你觉评级还有市场吗?所以我觉得ESG评级本身就没有市场。


    但我们为什么要做ESG评级?那是因为我们要做ESG投资,ESG投资就需要数据。世界上第一间ESG评级的公司叫EIRIS,1983年在伦敦成立的,到目前有40年的历史;另一家比较严谨、专业度比较高的是KLD(Kinder, Lydenberg & Domini),是哈佛大学教授在1988年创立。ESG评级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寡占市场,全世界大概是有700家的评级公司,但大的评级公司就这么6、7家,如MSCI、富时罗素、Sustainalytics、Refinitiv等。


    再者,评级本身的结果是非常有分歧的,因为评级标准的不统一。为什么评级的标准不一,因为价值观不一样,价值观是由评级组织决定,评级组织的价值观又是由其社会文化背景等机构因素所决定的。另外,各家评级组织所服务的对象不同,创始人的背景不同,而这些都会对评级框架产生影响,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评级结果。如法国的vigeo,其是由法国前劳工部长推动,特别重视劳工问题,英国的EIRIS是由宗教组织在推动,特别在乎社会价值观,投资的标的是否与圣经教义相违背的。


    一般人可能会有一个误解,即觉得评级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但实际上不可能是一样的。评级本身代表一种看法,就好比估值本身就是一个看法,不同的分析师、基金经理对同一个企业会因为对其前景判断的不同给出不同的估值,你无法要求所有人对某件事物的看法都是一致的。


    最后,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基金公司拥有专门的ESG内部评级团队的只有嘉实基金,其他的金融机构基本都只配备了一、两位ESG分析员等。


问:近两年中国市场涌现大量ESG金融产品,并且宣称获得了超额回报,即找到了ESG Alpha,但ESG基金产品的前十大持仓中白酒股等不那么ESG的公司比比皆是。学术研究目前仍难有佐证ESG Alpha的高确信度证据,作为投资者有应该如何界定所谓的Alpha?


邱慈观: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Alpha的定义是什么,Alpha就是所谓的超额回报,是无法被我们计量模型中的驱动因子所解释的回报。


    其次,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超额回报的计量模型,最简单的就是单因子模型——资本资产定价(CAPM)模型,其中唯一的驱动因子是市场因子。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比较古老,适用性比较差,一般我们会用三因子模型——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模型中驱动因子包括市场因子、规模因子和成长因子;后来我们还有Carhart的四因子模型,在三因子模型基础上,将市场的动能momentum作为第四个驱动因子。通过上述梳理,我们可以这么说,如果以三因子甚至四因子模型去测算ESG投资的alpha, 结果会发现ESG投资并没有Alpha。


    另外,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为什么现在会有人宣称ESG Alpha,这是广告语与销售语,正如护肤品广告的广告语。实际上,用我们金融学诺贝尔奖得主所接受的模型测试,我们没有看到ESG基金产品的收益率会高于非ESG基金产品。


    最后,也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国际公认的ESG投资策略。目前国际公认的ESG投资策略包含7个,基金经理只有单独或复合使用了这7个投资策略,我们才可称其为ESG投资。国内基金经理人偏好使用的一般只有3个——第1个是负面剔除法,把不符合其价值观或尾端风险高的股票剔除;第2个是正面优选法,先把“好学生”“雷锋”选出来,这是国内基金经理最喜欢用的;第3个就是可持续主题法,就是筛选出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主题,比如新能源等。这三种方法都是国内基金经理比较常用的ESG投资策略,但国际上比较常用的ESG投资策略是ESG整合法(ESG integration),国内基金经理很少会用,主要原因是该投资策略对数据的要求比较高。


    简单来说,ESG整合法下,就是调整不同因子的权重——对于自身认可的因子,调高权重;对于不认可的因子,并不会完全剔除,而是调低权重。在ESG整合法下,可以较好地维持金融学中的多角化效果。从当前国内ESG基金的实践来看,还没有一家国内基金公司的ESG基金使用ESG整合法,但国际公司的ESG基金产品会有使用ESG整合法,如被农银汇理变成理财产品的MSCI China-A Climate Change Index、被华宝基金变成公募基金的MSCI China-A Universal Index等。


问:在市场上如何选择那些严格遵守了ESG标准的基金,如何避免“漂绿”(green washing)的行为?


邱慈观:在当前4个国家或地区,ESG基金是有严格披露标准要求的,目的就在于避免漂绿。在此,标准要求最高的是欧盟,它推出了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Sustainable Finance Disclosure Regulation, SFDR),将金融产品分成绿色颗粒度不同的三类,而当产品的绿色颗粒度愈高时,披露要求也愈高。另外,中国香港也针对ESG信息披露做了规定,香港证监会于2021年6月29日发布ESG基金信息披露新规,针对以ESG因素为主要投资重点的基金(ESG基金)加强信息披露等问题进行规定,在该新规中,要求 ESG 基金对其如何考量 ESG 因素进行定期评估及因此作出披露。比如说要明确ESG基金的具体关切点、选股策略、使用的数据库等。ESG基金可以有各种ESG相关的关切点,譬如她价值HerValue组织的关切点是女性赋权(empowering women)等;有了明确关切后,还需要明确选股方法,正如前面提及的ESG投资的7个选股方法。


作者:Irene Zhou & Jane Wu

排版:Sunshine Li


版权所有 © 她价值HerValue

Top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