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坤律师事务所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之一,专注于国内、国际间复杂的商业交易和争议的解决。作为中国律师行业的领军律所之一,汉坤尤其以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兼并和收购、境内外证券发行与上市、投资基金/资产管理、反垄断/竞争法、银行金融、飞机融资、外商直接投资、公司合规、私人财富管理、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等板块的法律服务著称,连年被国际权威法律媒体评为亚太区顶级中国律所。
汉坤拥有超过700名专业人员,分布于中国几个主要商业中心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海口、武汉和香港。汉坤的律师拥有优秀的学历背景,具有长期服务境内外客户和参与复杂跨境交易与争议解决的丰富经验。汉坤的工作语言包括中文、英文、日文、韩文和德文等。
路博迈集团成立于1939年,为一家独立经营且由员工持股的私人投资管理公司,主要业务为协助全球机构投资者、投资顾问与个人投资者管理股票、固定收益、量化投资与多元资产、私募股权、房地产及对冲基金投资组合。路博迈的营运据点遍及全球25个国家,多元化的团队云集超过2,500位专家。在《养老金与投资》杂志面向资金管理领域进行的“最佳雇主”调查中,公司连续八年排名第一或第二位(在员工人数1,000名以上的公司中)。2020年,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将路博迈评为“领导者”,以表彰其在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方面的卓越表现,只有不到1%的投资公司获此殊荣。在2021年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的评估报告中,路博迈在ESG策略与尽责管理以及各类资产之ESG整合等项目获得最高评分。截至2022年3月31日,路博迈的资产管理规模为4,470亿美元。
发表时间: 2022-09-06 08:00:00
作者: 她价值HerValue
浏览:
01
“中长期的目标还是要有的,但也未必需要那么执着”
能否分享一下自己的的过往经历?
我是1991年本科毕业后出国留学的,在美国学习工作了整整16年,2007年底回国。回国之前我的职业生涯主要集中在管理顾问领域,回国之后我转换到了企业管理和金融科技创业领域。
在美国的时候,我任职于美国四大顾问公司之一的KPMG Consulting(后更名为BearingPoint 毕博)并担任高级经理。2007年底回国,我担任管理顾问公司ResouresGlobal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ResouresGlobal是一家于1997年从Deloitte德勤分拆出来专门从事高端管理顾问的咨询公司),职业角色也从管理顾问转换为一名企业经营管理者,负责整个公司的战略规划、产品策略、市场战略和市场开发、顾问团队的培养、客户的开发与维护、项目质量控制等等。2012年我加入了上海国资委旗下的一家金融科技创业公司 - 上海联和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与庞阳博士以及团队一起创立了中国资产证券化领域最专业也是最完整的信息分析平台 -“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CNABS”。CNABS现在由和逸金融在运营,在和逸金融引入新的投资者以后,我选择回到我的家乡广州,目前更多的时间放在了自我提升和学习上面,特别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书法、国画、古琴、太极拳等。
除了工作之外,我本身也投入不少时间和精力在公益活动上。在美国的时候,因为我的工作环境很少遇到中国人,我非常渴望能多结交一些来自中国的同行,在1996年我就加入了全美华人金融协会(TCFA),TCFA成立于1994年,在美国是一个备受业界好评的金融专业性组织,2006年到2008年,我担任了该协会的理事会主席。从2010年开始,我加入了“梦想行动阅览室”公益组织,并担任理事;梦想行动(Dream Corp)致力于在中国边远地区建立阅览室,鼓励儿童通过阅读认识到更广阔的世界,让阅读放飞他们的梦想,从2004年至今,梦想行动已经在中国边远地区建立80多个阅览室。
从您个人来说,有没有什么值得分享的高光时刻,以及当前为什么会想停下来?
没有什么特别的高光时刻。我一直都是勤恳、认真地做好手上的事情。在美国从事管理顾问职业的时候,我的客户资源并不占优势,核心竞争力是在技术上面。在毕博我比较早的就升任高级经理,在那个年代,少数族群在管理顾问行业做到高级经理这个职位还是比较少的。而且我在毕博也比较有名- 项目上遇到什么难题,或者碰到一些重大项目,同事们都特别喜欢找我寻求解决方法或者希望我加入到项目团队里去。而且,往往与我合作过的客户代表,项目做完后,他们都能够升职,因为我总是不吝啬地把我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他们。那些年,我做过20多个项目,从大型金融机构象Wells Fargo,Metlife, Citibank, BNY Mellon,Lazard, Newberger Berman, 到能源巨头 Washington Gas & Light, Entergy等, 一直到联邦政府项目 - 这些机构里的财务管理系统都是我设计的或参与设计的。从一开始做数据分析、框架和流程设计,到后来的战略分析以及整体设计,多年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所养成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使我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2001年,美国互联网经济泡沫破裂,整个管理顾问行业都在萎缩,我们公司大部分人都得减薪,而我在加薪,全球范围内同等职位中,我的工资当时可能是最高的。管理顾问这个职业,对个人的智力和体力都有很大的挑战,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作为一个东方女性,我觉得还是值得骄傲的 – 没有丢我们中国人的脸。
2008年回到中国担任ResourcesGlobal中国区董事总经理,ResourcesGlobal (中国)是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开业典礼,当时有超过200位世界500强的CEO、CFO、CIO等出席了我们上海开业典礼,媒体来了有几十人,可谓盛况一时。中欧商学院的杂志也将我们公司作为商业模式经典案例写入书中。连我的上司都问我怎么才到上海短短几个月,就认识这么多人。我与很多初次见面的客户后来都成为了好朋友,他们对我都很尊重,也会把他们的朋友介绍给我认识,而这些新朋友后来也成为了我们公司的客户。
公司短短一年就实现很高的盈利,一个原因是客户们很认可我们的服务质量,另一个原因可能与我长期从事企业管理顾问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能够很快了解到客户的痛点,并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又能跳出他们的局限给他们带来不同视角的新解决方案。同时我与公司的员工也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多年来的跨地域、跨文化的经历也让我懂得包容,利于沟通,能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尽快消除或尽量减少与对方的隔阂。另外,用诚实、真诚、平和的态度对待对方,也更容易获得持有同样价值观的人的回响。
关于为什么我现在停下来了 - 我觉得停下来真的没有那么难,就像画画一样,有松有紧,有疏有密,才能够成一张好画。这段时间可能就是一个休整期,让我重新汲取营养,可以为后续的再出发作准备,这也是我职业生涯以及生活的一部分。
对年轻人的职业规划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我觉得制定中长期的目标是需要的,但也未必需要执着于短期的每一小步要怎么走,因为宏观会发生变化,微观条件也可能发生变化,所以,最重要的是你要有适应这些变化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来自于日常脚踏实地的工作和日积月累的磨练, 这并没有什么捷径。譬如说,金融和快消品是两个非常不同的领域,以后会往哪个领域发展,你需要提前选择并进行规划,而不要太晚改变自己的赛道,但这也不等于一成不变,也有可能你在快消品行业做了10多年,凭借着积累的10多年快消品行业经验,未来或许你可以进入到快消品投资的赛道,但前提是,你必须有专业和专长。因此,趁年轻钻研并成一技之长,路子才会越走越宽。
02
“好的企业文化都是能够鼓励每个人做到最好。”
在美国已经工作生活了16年,为什么还会选择回国?
为什么会选择回国?我不想叶落才归根吧。我知道如果我不回国工作和生活过,我以后一定会后悔的。
其实2007年的时候,我在美国的生活真的是非常惬意了,作为管理咨询顾问,我已经工作了很多年,很多东西对我来说都是驾轻就熟,那个时候,可以说一半的时间是在工作,另一半的时间就是在玩乐,但我内心总有一个疑惑或是一种不甘“我怎么莫名其妙就成了美国人,我的整个青春年华付出给了美国”,我在中国没有工作过,中国还有很多地方我没有去过,因此我就选择回国了。
刚回国的时候,我也收到了一些国内大型金融机构的邀约,但那时候会有所顾虑,就是感觉“突然从美国的企业转换到国内大国企或央企,会不会有所不适应”,因此当时就选择了一个跨国公司,觉得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自然的转换。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真的完全没有必要那么担心,对于我们这种在国内成长的人来讲,所谓中美文化差异真的不构成任何的障碍,我们其实骨子里都是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后来我在国内工作中也认识了很多朋友。
您觉得中美企业文化真的是完全没有差异吗?
中美企业文化差异的还是有的,让我感触比较深的主要有三点:
一是国内的员工会更加努力。这可能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我们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的,也给予了我们更多的责任心。
二是国内的员工可能相对来说缺少了一些勇气。在我当总经理的时候,我会觉得国内员工会把大大小小各种问题都摆到我面前让我拍板,但我希望他们能更大胆和更有勇气一点,因此我会经常鼓励我的团队成员,希望每个人都能勇于承担责任,要有大局观,不要纠结于小事。
三是美国企业还是比较遵守职业操守的,比如说送礼的礼品金额不得超过一定限额、商务宴请和饮酒也很有节制等,当然国内企业在这方面也是在不断的改进完善。
总的来说,中美企业文化差异还是会有,但其实都是相通的,好的企业文化一定是鼓励每个人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做到最好,而且好的企业文化一定是创始人建立的,美国的百年企业为什么会有很好的企业文化,就是因为他们创始人创建了自己优秀的企业文化,后续他们在选择自己的职业经理人的时候,也是按照这样的企业文化去选择的。
对年轻人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1、做好当下的事
不管你现在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一定要勤勤恳恳的工作,在你的工作范畴里面努力做到最好,甚至超出你的工作范畴多做一点、多学一点,在这过程中,你也会成长,以后无论是在同一家公司还是去新的公司,你的职业道路一定是越来越宽。
2、选择自己热爱的事
在选择自己的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一个人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一定是他热爱的事。其实我的专业可能原本应该去金融公司里面去做股票基金分析之类的,但是我却偏偏从事了信息系统的事业。命运有时候真的非常奇怪,当你在每一件事情都太过斤斤计较的时候,其实你是在阻碍自己的发展。
3、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我会鼓励年轻人应该匀出一点点时间去参加公益的工作,因为你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当中,你发现自己其实是有价值的,你的一点点付出,就可以对某个群体有非常大的帮助。当你把自己所拥有的一些东西分享给别人的时候,绝对能够收获比你付出的要多得多的东西,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你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
4、不要局限自己
生活其实是丰富多彩的,我会鼓励年轻人除了要工勤勤恳恳工作以外,也应该拿出一部分时间去社交、去玩、去学习一些好像跟工作完全没关系的技能,因为这些东西会潜移默化去丰富你这个人,让你整个人变得更加有趣,也会让你看问题的视角变得更广阔。
侯瑛之她价值分享:
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不用和别人比较,做自己就好;生活是多彩的,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爱自己多一点;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金钱、地位和事业成功并不是生活的终极目的,健康、快乐、和睦的家庭和长久的友谊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
作者:她价值学识委员会
翻译:Julia Shen
校对:Julia Shen
编辑:Sunshine Li
感谢大家阅读有关侯瑛的故事!尽请期待她价值社区专栏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