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坤律师事务所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之一,专注于国内、国际间复杂的商业交易和争议的解决。作为中国律师行业的领军律所之一,汉坤尤其以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兼并和收购、境内外证券发行与上市、投资基金/资产管理、反垄断/竞争法、银行金融、飞机融资、外商直接投资、公司合规、私人财富管理、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等板块的法律服务著称,连年被国际权威法律媒体评为亚太区顶级中国律所。
汉坤拥有超过700名专业人员,分布于中国几个主要商业中心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海口、武汉和香港。汉坤的律师拥有优秀的学历背景,具有长期服务境内外客户和参与复杂跨境交易与争议解决的丰富经验。汉坤的工作语言包括中文、英文、日文、韩文和德文等。
路博迈集团成立于1939年,为一家独立经营且由员工持股的私人投资管理公司,主要业务为协助全球机构投资者、投资顾问与个人投资者管理股票、固定收益、量化投资与多元资产、私募股权、房地产及对冲基金投资组合。路博迈的营运据点遍及全球25个国家,多元化的团队云集超过2,500位专家。在《养老金与投资》杂志面向资金管理领域进行的“最佳雇主”调查中,公司连续八年排名第一或第二位(在员工人数1,000名以上的公司中)。2020年,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将路博迈评为“领导者”,以表彰其在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方面的卓越表现,只有不到1%的投资公司获此殊荣。在2021年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的评估报告中,路博迈在ESG策略与尽责管理以及各类资产之ESG整合等项目获得最高评分。截至2022年3月31日,路博迈的资产管理规模为4,470亿美元。
发表时间: 2022-07-14 08:00:00
作者: 她价值HerValue
浏览:
探讨一:现在占据你每天最多的时间和精力有哪些事情呢?从宏观角度,你认为人生中的priority会是什么?
Melissa
由于刚从CCV离职,目前正在创办属于自己的第一只web 3基金。从事业方面,web 3这个行业本身是新颖的,对她而言也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因此目前线上线下的行研,接触、认识新领域的人,是花费Melissa时间最多的。而从生活方面,女儿正值叛逆期,因此和她的交流上Melissa需要一定的耐心与小心,一方面要让她知道妈妈是关心她的,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她误会妈妈在监视她。女儿相对而言比较独立,因此与女儿一起的时间并不太多。生活中的其他时间则会选择锻炼,疫情期间的居家隔离,加上创业后时间更灵活充裕些,这两三个月Melissa在健身上花了不少时间。
而对于人生的priority,Melissa则认为这是贯穿一生并不断变化的。在中国和美国创业时期,每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压力,那时她先生给了她5张小纸条,分别写着工作、健康、家人、宗教等,让她做出抉择,除去宗教可以轻易放弃外,在那时,对于工作、家庭和健康,哪一个最重要,Melissa并没能做出最终的决断。
如今,Melissa的事业和生活都进入了另一个阶段,此时她更清楚自己可以撇弃什么紧抓什么。她给大家的建议是,在大家思考自己人生的priority时,可以想一想当真的面临抉择时,你决定舍弃哪个,这时候自己更能发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忻宜
2020年下半年,加入了某私募基金交易公司,以软件互联网为主,也逐渐拓展至消费医药方面。她的先生也从事二级市场工作,因此大部分时间(尤其居家隔离期间),工作成了他们主要的共同话题。忻宜自认为自己的生活相对单调些,但在2020年,她花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她的一部中篇小说——《没有人像你》;写作一直是她坚持至今的兴趣爱好,最近虽没有时间进行连贯创作,但也会时不时发表一些小文章。
忻宜是三位分享者中唯一一位还没有母亲职责的分享者,她也认为对绝大部分女性而言,等成为母亲后,priority问题会更为尖锐一些。在各类采访中,也不难发现“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这一议题,常常会出现在对女明星、女企业家的采访中。忻宜认为,如果有一天她有了孩子,一定会和先生沟通,孩子的抚养一定是两个人共同的责任。一个人Priority在不同的时间段是不断的去调整的,同样和你一起共同生活的人,也有义务调整自己的priority。
雅妮
在雅妮有孩子之前,她的时间基本分为两块——65%的工作时间,其余时间则专注于自我提升,沉浸于户外hiking、阅读和思考等活动。孩子出生之后,她的生活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在原有的时间分配上牺牲了不少睡眠时间分给孩子与家人。
对于人生中的priority问题,雅妮提倡以一个开放的心态,跟着生活、社会环境的发展去进行动态调整。疫情期间,她与家人之间的互动变得更为密切和频繁,孩子的幼儿园暂停了,她也开始在家办公,而由于先生的工作并未处在风险地区;因此,她需要在工作和照顾孩子中进行平衡,一开始夫妻双方职责分配不平衡,也由此产生过一些争论。但后来随着疫情发展,她恢复了线下办公,先生却因疫情在家办公后,双方的职责分配就倒置了。在那段时间,其实并不是谁在家工作照顾孩子这件事情是首要的,而是夫妻之间的沟通、家庭职责的分配更为重要。
同样,随着生活逐渐回归正常节奏,每个人的生活重心又会有所调整,因此雅妮对其人生中的priority保有更为开放、接受变化的心态。但若将视角拉长到整个人生的priority,雅妮觉得一定是自我的充实和充盈(personal fulfillment)。不论是作为一位母亲、女儿、员工、老板或朋友,我们都是为自己而活,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无疑是最重要的。
探讨二:除开事业上你扮演的角色和其职责,还有哪些生活上的角色和职责也需要你去扮演呢?
Melissa:
除去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外,Melissa在创业过程中更多担任的是“朋友”的角色,由于在创业投资方面较有经验,经常被朋友请教问题,在能帮助到他们的同时,也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很多。
财法税、采购、内控和投融资。CFO工作可以大致分为两条线,一条线是内部的财法税内控,这些工作非常需要整体规划和联动,很像一个人的神经系统,一个地方的动作会影响另一个地方;跟花钱相关的采购工作目前也放在了我这儿;另一条线跟外部相关的投融资工作,本质是交易。
忻宜:
忻宜认为她在女儿这一角色上有些不足,18岁赴北京求学和工作已有10年,再加上疫情原因,已经一年多没能回家。小时候特别黏人的小孩,长大后无法频繁回家,这让忻宜的母亲时不时也会抱怨她越来越不亲近的一种忧愁和伤心。随着忻宜组建自己的家庭,她也更明白不再是她需要父母的支持,而是她需要去给予父母更多的支持,更多的情绪的反馈。如何更好地关心父母,是她近期会更努力去反思、去做的一件事。
雅妮:
雅妮就着忻宜的话题做了延伸,也对“女儿”这一角色进行了探讨。雅妮从她的人生经历来看,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可能会经历一个打碎再重建的过程,而重建之后会是更加坚固的关系。长时间离开家,缺少了和父母面对面的交流,即使并不缺煲电话粥的次数,在她10年后回国,在父母眼中的形象反差也已经非常大了。这个时候他们会觉得可能遭遇了一种“背叛”,是非常常见的、人性中很正常的一个感情。但是“背叛”的感受背后,真正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担心雅妮离之前计划的那一条道路有所偏差,可能会过得不好。但在雅妮在父母面前展现出自己的人格独立和成熟处事之后,就是与父母关系间重建的阶段,这个过程中作为父母的附属关系打碎后再重建,成就的是一段真正平等的成年人间的亲情关系,这之后父母反而会来依赖她,重大决策前咨询她的想法。
探讨三:如何营造和经营一个事业和生活上的secure base(安全港湾),来更好的帮助你更快的适应,解决,应对因为不断变化的预期和条件带来的新困扰呢?
Melissa:
每个人都要面临不同的挑战,要尝试的一些东西都会有不确定性,这个世界是不断在变化的,因此能够找到自己的一个安全港是非常重要的。当生活中出现不确定性时,不要忽视,把它当作一个 事实来接受,在此基础上想明白哪些是自己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建立自我的安全港,首先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把握住自己仍可控的东西,明白面对现实自己要去做什么。若考虑的都是短期的忧虑,对未来发生的事情也会难以secure,因此一个人也要有相对长期的目标,始终有一个灯塔来指引。另一方面,Melissa在面对一件事情时,是一个一直比较积极主动的人,在一件事情中会主动迎接挑战来争取主动权,让事情在她一定的掌控下;反之便只能随波逐流。因此主动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情,也是她建立自我安全港的方式之一。
除去自我建立安全港外,家庭也给予了Melissa很大的安全感。从创业到变换不同领域,她一直在面对不确定性,但她仍是一位安全感很强的人,最核心的就是她的家人一直在支持她,并且提供她非常大的自由空间。在她转变生活阶段的过程中,也都给她全力的支持,使她有勇气去进行有风险的尝试。Melissa也建议每位想要风险尝试的人,要学会计算风险再去做好准备应对。
忻宜:
忻宜的工作与股票息息相关,可以说变化、甚至于惊吓已经是她生活中的常态。她已经习惯了生活中的波动、不达预期的情形。因此,她没有找到一个生活当中恒定不变的点作为安全港,相反,稳定的内核是她最重要的港湾。周围环境必然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如何能够在这样的变化当中有一个稳定的内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可能也是我们需要在未来长久不断的去探索的一件事情。
雅妮:
一个人内心的安全港是需要不断建立与强化的,安全港可能是精神上的安全感、也可能是物质带来的安全感,也可能是方方面面的安全感集合而成。首先,生活本就是很艰辛的;美国本科刚毕业时,雅妮的安全港几乎为0,而她不断建立自己的安全港的过程是在挫折和挑战中不断积累教训、经验和正能量的过程。她本科刚毕业时正值08年金融危机的恢复期,虽然找到了很好的工作但没能抽中H1B,只能再去找学校读书深造拿抽签机会。第二年中签后,也回到了原来的公司,此时再回头,发现当经历了异国他乡可能会面临失业、交不起房租的情况下,都能够挺过来,她发现真的没有什么能难得倒她;雅妮的安全港,来自于她曾经历的挫折后的成长,让人更加丰满而又充盈。
探讨四:你觉得有女超人这样的定义和这么一说吗?
Melissa:
Melissa认为,“女超人”这一标签对社会没有太多积极作用。当有了一个标签,每个人就会比对心中对其的定义,女生对自己的要求一般都已经很高,因此“超人”的标签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超人”更易让人觉得“光鲜”才算超人,可只有背后付出才会有表面光鲜,而且付出很可能是整个家庭、整个组的付出,并非那些有光鲜的人才是超人。Melissa心中,社会往后都会是更多元的社会,每个人能够发现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从内心去评判自己的价值,而非让外界来贴标签,才是有意义的。
忻宜:
忻宜身边有一位可以被贴上如今“女超人”标签的女士,救她所言,所谓“女超人”,不过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大众所看到的体面、成功的背后都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她们的窟窿、那些不体面都被隐藏到了背后。因此,忻宜认为,并没有“女超人”的说法,每个人都是普通人,都有琐碎且频繁的烦恼;不过是在不断成长中,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又不断认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
雅妮:
雅妮认为有些事情是可以试图跳脱出来去看的,不把男性和女性放在一个对立面,不应当过于强调“女超人”的角色,而是就单纯的把人以及人的不同分工去来看。之前讨论时也提出安全港其实是自己内核一定要够强大,她称其为内在独立。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有属于每个人的职责,在不同的场景下又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没有绝对的“independent”和绝对的“dependent”;其实还有一个英文单词是“interdependence”,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工作中是这样,即一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独立成事;在她的家庭生活中亦是如此,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丈夫的支持、父母的帮助同样重要。如果我们能在内在中寻到一种平衡,去构建自己的价值才是真正的女性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