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坤律师事务所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之一,专注于国内、国际间复杂的商业交易和争议的解决。作为中国律师行业的领军律所之一,汉坤尤其以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兼并和收购、境内外证券发行与上市、投资基金/资产管理、反垄断/竞争法、银行金融、飞机融资、外商直接投资、公司合规、私人财富管理、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等板块的法律服务著称,连年被国际权威法律媒体评为亚太区顶级中国律所。
汉坤拥有超过700名专业人员,分布于中国几个主要商业中心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海口、武汉和香港。汉坤的律师拥有优秀的学历背景,具有长期服务境内外客户和参与复杂跨境交易与争议解决的丰富经验。汉坤的工作语言包括中文、英文、日文、韩文和德文等。
路博迈集团成立于1939年,为一家独立经营且由员工持股的私人投资管理公司,主要业务为协助全球机构投资者、投资顾问与个人投资者管理股票、固定收益、量化投资与多元资产、私募股权、房地产及对冲基金投资组合。路博迈的营运据点遍及全球25个国家,多元化的团队云集超过2,500位专家。在《养老金与投资》杂志面向资金管理领域进行的“最佳雇主”调查中,公司连续八年排名第一或第二位(在员工人数1,000名以上的公司中)。2020年,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将路博迈评为“领导者”,以表彰其在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方面的卓越表现,只有不到1%的投资公司获此殊荣。在2021年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的评估报告中,路博迈在ESG策略与尽责管理以及各类资产之ESG整合等项目获得最高评分。截至2022年3月31日,路博迈的资产管理规模为4,470亿美元。
发表时间: 2022-06-23 06:23:53
作者: 她价值HerValue
浏览:
她价值社区专栏是一个专属于社区成员的分享平台,会定期邀请金融行业的优秀专业人士为大家分享自身在金融行业的职业发展故事。本期分享为专栏的第十四期。
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电动车产业链也成了继智能手机后的另一大长期投资主线,赛道长、细分内涵众多,中国的制造企业也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如何看待行业的变迁和升级?
这几年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成就足以傲视全球,2022年1-4月中国新能源车占全球的57%,汽车行业正处于向电动智能转型的关键机遇期。造车新势力2021年完成了从0到1,进入从1到10的阶段。传统车企也危机感十足,主动变革迎接新浪潮。
在电动化阶段,自主品牌已经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自主品牌的电动车渗透率领先于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在电动车这条赛道可以实现规模和品牌价值双升,比如我们新势力造车已经可以在三四十万价位上卖出一定规模,比亚迪的汉实现20万元以上累计销售超过20万台,而且我们国家也比较快速地培育出了动力电池巨头和电池产业链。
下一步,我们自主品牌汽车在智能化这条赛道上有很大可能可以超越外资品牌,新势力和传统车企都在加大智能化上的投入、通过推进电子电气架构变革、推进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渗透来提升品牌价值,这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但我们本土车企有优势,我们历史包袱相对百年巨头更轻,我们民营汽车企业家转型的决心非常坚决,在智能化上的迭代速度也很快,更了解本土的用户行为和习惯。
电池厂的迅速崛起也是近年来的一大看点。平安证券此前关于“宁德时代vs比亚迪”的报告引发关注。从这两家企业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化中,如何看待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中国电池厂等中游环节企业未来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会否进一步提升?
在国内市场方面,宁德凭借先发优势,很长一段时间基本占据一半的份额,我们认为随着比亚迪以及其他二线电池企业的发力,宁德在国内的市占率会面临一定的压力;但与此同时,宁德在海外市场的基数相对较低,增长的速度也非常快,所以海外市场的市占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综合来看,宁德在全球的市占率处于绝对领先,同时有望进一步提升。
比亚迪国内电池份额的提升短期还是得益于自身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强大的产业链布局优势,今明两年来看,我们觉得比亚迪推出的一系列新车型相对竞品来讲具有一定优势,汽车市场份额有可能继续提升,从而带动电池份额的提升。此外,比亚迪在电池外供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将会对公司电池业务的发展和全球市占率的提升有较大帮助。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依然会维持双雄的格局,而中国优质电池企业海外市占率的提升也是大概率事件。
中游环节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包括话语权在增强,而材料企业的优势可能会更突出一些。从市场份额来看,2022年以来国内电池企业的全球市占率已经到了60%的高水平,而负极、电解液等材料环节的全球份额已经能够做到80%-90%,海外的主机厂包括电池厂基本上很难独立于中国锂电产业链之外,这其实就证明了中国在锂电行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此外,在技术和专利等短板方面,国内企业也在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新技术的布局,逐步缩小与海外龙头的差距。总结而言,国内锂电企业具备成本优势、规模优势,而技术专利方面的相对劣势也在奋力追赶,因此我们认为竞争力将会进一步提升。
作为汽车行业非常资深的研究者,汽车行业研究对于研究人员的挑战或门槛是什么?
从事汽车行业研究,可能最好是之前有过相关专业背景的学习经验,比如说汽车,电池材料或是化学等相关专业,当然如果能有相关产业经验的话会更好,比如说原来在汽车企业做过工程师或是技术开发等。
作为研究行业非常优秀的女性代表,你的职业生涯中有什么高光时刻?
作为研究员,会经常要写报告,比如说有时你焦头烂额了一个月写出一篇比较满意的报告,如果有客户或车厂或零部件企业等相关产业的人主动来跟你说“写得还不错,我有好好读",这种时候我就会感到比较欣慰,此外因为分析师都会对行业趋势或公司做一些预判,如果预判得到了验证的话,我也会很高兴。
汽车行业在飞速的变化,技术也在不断变化,未来你觉得汽车行业的研究有什么挑战?
我觉得挑战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汽车的产品属性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机械时代的功能车到电动车,再到现在的“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决定汽车行业的品牌价值点也在不断改变,在当前这样一个大变革时期,会有很多新的挑战者进来,比如说互联网行业的百度、ICT领域的巨头华为等,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汽车产业,汽车产业要在这个产业里面去挖掘自己新的增长机会,这就要求分析师时刻保持比较开放的心态,去学习新的东西,即要有跨领域的视野。
同时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这可能就考验你如何去做取舍,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你需要自己去权衡在哪些地方舍、哪些地方取,你需要透过繁杂的表象去发现真正有长期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比较考验你的选择能力。
总体而言,汽车正发生巨大的变革,我很荣幸能持续坚持做汽车分析师,汽车行业可以说是一个处于C位的行业,充满了机遇和变化,最重要的是未来发展空间足够大,我希望和我们的团队一起,在平安证券这个舞台上,做一些深度的跟踪和研究,与产业变革同行,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王德安之她价值分享:
人生就是不断打怪升级的旅程,你可以不慌不忙地边看边走,保持独特性,发挥相对优势,享受这个丰富多彩的过程。
作者:Irene Zhou & Jane Wu
翻译:Jane Wu
编辑:Sunshine
感谢大家阅读有关王德安的故事!尽请期待她价值社区专栏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