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坤律师事务所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之一,专注于国内、国际间复杂的商业交易和争议的解决。作为中国律师行业的领军律所之一,汉坤尤其以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兼并和收购、境内外证券发行与上市、投资基金/资产管理、反垄断/竞争法、银行金融、飞机融资、外商直接投资、公司合规、私人财富管理、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等板块的法律服务著称,连年被国际权威法律媒体评为亚太区顶级中国律所。
汉坤拥有超过700名专业人员,分布于中国几个主要商业中心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海口、武汉和香港。汉坤的律师拥有优秀的学历背景,具有长期服务境内外客户和参与复杂跨境交易与争议解决的丰富经验。汉坤的工作语言包括中文、英文、日文、韩文和德文等。
路博迈集团成立于1939年,为一家独立经营且由员工持股的私人投资管理公司,主要业务为协助全球机构投资者、投资顾问与个人投资者管理股票、固定收益、量化投资与多元资产、私募股权、房地产及对冲基金投资组合。路博迈的营运据点遍及全球25个国家,多元化的团队云集超过2,500位专家。在《养老金与投资》杂志面向资金管理领域进行的“最佳雇主”调查中,公司连续八年排名第一或第二位(在员工人数1,000名以上的公司中)。2020年,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将路博迈评为“领导者”,以表彰其在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方面的卓越表现,只有不到1%的投资公司获此殊荣。在2021年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的评估报告中,路博迈在ESG策略与尽责管理以及各类资产之ESG整合等项目获得最高评分。截至2022年3月31日,路博迈的资产管理规模为4,470亿美元。
发表时间: 2022-03-08 08:10:00
作者: 她价值学识委员会
浏览:
01
当初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与Lily共建她价值社区?
我跟Lily的认识可以追溯到2015年Lean In的活动,后续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2020年当她再次回到北京的时候,她跟我表达了她想创建一个服务于金融行业女性的公益平台。我在服务CFA会员的时候也非常想要了解金融行业的性别平等现状。但金融行业非常细分,我了解的不够深入。我们曾经在Lean In举办过Women In Finance项目,能够感受到金融行业的女性工作压力比较大,因此我也是非常支持和赞成她这个想法。我们一起筹备,这就有了现在全新的她价值社区。
02
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成为一名保险代理人?
我在北大上学期间,记忆深刻的是有一位老师讲:人生就像是踩着西瓜皮,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下一步会滑向哪里。的确是这样。我在休完产假提着奶包从国企转型到互联网公司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我要开始在新的领域大干一场。前半年的确是这样,我非常开心的证明了自己。然而就在2020年年初,疫情为各行各业按下了暂停键,我们也受到影响,只能居家办公。我在着手准备毕业论文的时候,发现自己又怀孕了。那时客户的需求基本都暂停,我们很难见面。日常工作之余,我把重点放在后半学期课程还有毕业论文上面。等到可以和客户见面时,他们惊讶的发现我已经大着肚子了。
作为2个孩子的母亲,我需要更加自由的工作时间。我很喜欢原来的工作,但是不得不开始考察接下来再去做什么。得益于在人力资源行业的近距离学习,我观察到不同组织形式对于人才的激励,考察到一些新兴职业的玩法。随着认知升级,我发现保险行业也是能够完美契合我的三个需求(1、自己必须要做持续有挑战的事情,2、是非常需要人际链接的,3、并且我很关注人才发展),因此我积极转行成为一名保险代理人。
曾经我对保险行业还有一些固有的偏见,觉得买保险都是交智商税、保险业务员都是强推销。但在我认真地做完研究后,我发现保险行业真的是市场空间大,发展前景好同时从业人才也非常出色。一栋办公楼里有诸多校友,北大清华的博士,外企高管、央企处长、各界专业人士等等,我一下子就被这个行业吸引了。
Leanin
03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保险代理人的工作?
虽然大家加入的时候可能因为收入无上限,时间自由安排,能够依托平台轻创业……但是真正从事这份工作才发现,每个人都被它坚持长期主义和利他的价值观征服了。过去自己的认知局限多么可笑。这是一份让人很有价值感的工作,能够切实帮助一个个家庭抵御风险,建立防火墙。让我触动非常深的读到保险皇后叶云燕的故事,她从一个小镇姑娘白手起家,用自己的千万佣金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建学校资助学生,这真的让我非常受触动。我和她有同样的梦想,但是我远远没有她的能量。我是不是也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成为一名保险企业家呢?
我加入后才发现,原来我这么喜欢这次转型。保险代理人To C销售和互联网公司大客户部To B业务拓展的感觉非常不一样。这次我完全可以放飞,做喜欢的活动,见喜欢的人。每天都收获高质量谈话,每一个客户都成为持续互动的一生挚友。学习的内容不再枯燥不再遥远,宏观经济趋势经过专家解读每一个数据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月月清零的挑战让我一直在结交新朋友打开新世界。原来这就是心流体验,每天都超级兴奋,就像我在教练中看到的,飞起来看到北京城里有这么多鲜活的生命、精彩的人生故事。我也终于开始有自己的生活了。跑步、瑜伽、读书、录视频、探索自己也探索宇宙。
04
除了保险代理人的转型,你觉得还有哪些时刻是你觉得非常关键的选择?
我会觉得是我的首次转型经历——从国企转行到互联网公司。我在国企工作长达10年,其实早都应该跳出来看看外边的世界。但当时我一直没有办法离开,只能在业余时间参与公益。我比较看重性别话题,和伙伴们投入了大量时间创建Lean In平台。做公益并不容易,我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很多锻炼,开拓了视野。但随着时间推移,对于所做的事情越来越熟悉,我开始想要更多突破自己。
05
当时是如何成功地从国企转型到互联网公司?
明确自己的目标:我能去做什么呢?我适合做什么呢?
当时我正在光华读书,也刚生完宝宝,产假给了我充分的时间继续回到学校学习。国企的工作基本已经安排稳妥,运转顺利。我心里很清楚是时候该离开了,否则越拖延越艰难。可是我能去做什么呢?我适合做什么呢?
后来我和很多朋友交流过这个话题,我发现大家可能对自己的了解都太少了。我们都不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只是盲目的看看JD,投投简历。因为目标不够清晰,我们的行动也不会特别有针对性。
当我有了想要离开国企的想法,我也开始到网上看机会。各行各业、各种性质的公司都看。我开始约朋友聊天,了解她们在做的事情,有没有哪些是我感兴趣的。
这个过程中对我帮助极大的,是我的教练朋友,给我做了一小时的专业coaching。她先陪我一起舒展身体,缓解了焦虑的情绪。接着我们坐下来开展天马行空的想象,她一直引导我看到了什么,切换视角又看到了什么。也许是不自觉的调动潜意识,我看到自己仿佛飞起来,体验着外面新鲜的世界,我看到很多美好的景象,也看到自己非常有成就的处理一个又一个难题,做着有益他人的事情。她和我一起写下很多关键词,再逐一的删减,留下来我核心的三点。我没有想到原来我不需要去分析简历、给自己找一个市场定位。
我这才知道1)自己必须要做持续有挑战的事情,2)我是非常需要人际链接的,3)并且我很关注人才发展。
因为对自己有了新的发现,我就很想尝试销售工作。这简直太妙了!因为我在国企工作这么久,我根本想不到我喜欢的工作是销售。大家看到我过往常常组织活动、举办论坛,都建议我做市场相关工作,但其实我心里更关注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坐在办公室写方案对我来说是消耗,只要出来见人和流动就很开心。
积极的行动:我主动给高层写了一封邮件……
职能基本确定下来,行业如何选择呢?既然我关心人才发展,那么我就将自己的求职范围准确定位于中高端人才发展平台。就这样我在纸上写下两个公司名字。一家公司我恰好有些认识的朋友,于是向她们请教经验。但是由于没有任何行业经验,跨度比较大,我没有拿到面试机会,因此只能将自己全部希望寄托在另外一个公司上。
还好这次终于有机会进门见到了部门经理、区域总监,但是在终面阶段又是因为没有做过销售没有行业经验,简历被放到了一边。我没有放弃,我主动给高层写了一封邮件,向他表达我的强烈意愿,以及学习能力。我非常相信我是无论如何都会来这个行业的,并且一定会做得好,如果没有顺利入职,只好加入同行其他公司。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争取到了副总裁的面试机会从而终于成功拿到OFFER。
06
基于自己的过往经验,
有什么经验想分享给其他小伙伴?
没有经历是白费的,一切的安排都是有意义的!我很庆幸我勇敢的跳出来两次。每次家人劝我不能放弃稳定的工作,我都不听劝。稳定真的能确保永远稳定吗?稳定是我们内心真实想要的吗?只要我逐步在积累人力资本,暂时不稳定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当时没有跳出来,我还在重复过去的人生,还困在打工者思维里面,什么时候才能有足够能量做更多社会公益呢?
怕失败吗?我也想过,但我更害怕被时代抛弃。因为试错的成本并不高,掉坑里爬出来就好。可是如果错过了,成本就很高,到老了一定后悔当年怎么没有踢自己一脚?
王莹之她价值分享:
在职业转型中大家或纠结或茫然,这是非常正常的,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体不够出色,当前外部环境较差,资源稀缺,这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内卷。但我们在确定转型前,还是需要认真做一下调研,不要盲目地根据自己既有的专业和工作经历去做选择,而是清晰地明确自己真实需求。
希望大家无论在哪个行业,都需要有宏观思维,都需要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快速行动。若工作不开心,多约约朋友、多来她价值社区的活动,通过各种支持帮助自己及时切换赛道。愿大家都能拥有梦想的职业和人生。